【化石名稱:鯨魚的 "棘突" Spinous process 】【地質年代:中新世(約700萬年) 】
【地質層:二鬮層】【岩性:青灰色至灰色沙岩與頁岩互層】
【採集地:大溪的大漢溪河床】 【採集時間:1998.12.06】
【描述:這隻鯨魚化石當初是在大漢溪的河床上採集到的,因為沉積的岩塊堅硬,不易敲擊,由幾位石友共同合力採集出來,出土的化石是鯨魚的脊椎骨,圖片的這塊化石是鯨魚的脊椎骨上方的"棘突"Spinous process 】


海帝王 鯨魚



鯨魚不是魚,屬於胎生的哺乳動物,是現今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的動物,而鯨魚中的藍鯨,身長至少有三十四公尺,重量可高達一百五十噸以上,海洋的廣闊水域,讓鯨魚的有廣大活動空間,在海洋的世界無疑是海中之王。但在過去古生代有關兩棲類物種的演化延續....,既有海洋生物走上陸地成為陸上動物,也有陸上動物走入海中,成為海洋生物,鯨魚則是屬於後者。

鯨魚花了近一千萬年來適應海洋生活,把原先適應於陸上生活的四肢,從 "走路的鯨魚" 逐漸演變使肢體退化及變出雄健有勁的尾巴而成今日"游泳的黥魚"。

目前所知最早的鯨魚被稱為 "巴基斯坦鯨" pakicetids),生活在五千萬年以前(始新世)的陸地上,從顱骨化石的研判,是種小型的動物,體長不到兩公尺,也像現生鯨豚具有膨大的耳骨,顯示在演化過程中為了適應水中環境,早期的鯨豚始祖就有聽覺構造上的改變,大半棲息於熱帶的淺海中。到了始新世末期在三千五百萬年至四千萬年前, "龍王鯨"(Basilosaurus)鯨魚的耳朵實際上看起來就像是現代鯨魚的,已經演化純水棲鯨類。

鯨豚演化的分類與特質 ~

鯨目:(Order Cetacea)是哺乳動物的一個目,包括現生的鯨魚、海豚、鼠海豚及已滅絕的祖先 ~ 古鯨。
現生物種可大別為兩個亞目: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抹香鯨科 (Physeteridae) 小抹香鯨科 (Kogiidae) 喙鯨科 (Ziphiidae) 領航鯨科 (Globiphlidae) 一角鯨科 (Monodontidae) 鼠海豚科 (Phocoenidae) 海豚科 (Delphinidae) 拉河豚科 (Pontoporiidae) 恆河豚科 (Platanistidae) 亞河豚科 (Iniidae)
鬚鯨亞目(Suborder Mysticeti):包括露脊鯨科(Balaenidae)小露脊鯨科(Neobalaenidae)、灰鯨科(Eschrichtiidae)、鬚鯨科(Balaenopterida)

中爪獸:(Mesonychids)鯨豚是從肉食、似狼的中爪獸演化來的,因此與偶蹄類一樣,都源自原蹄類。是一群原始的有蹄哺乳類,體型與狼差不多,過去許多人相信鯨豚是從中爪獸演化出來的。

偶蹄目:(Artiodactyla)是哺乳動物的一個目,蹄的趾頭為偶數,偶蹄類獨特的距骨有兩個槽狀、滑輪似的關節面,一個與脛骨(小腿骨)相連,另一個與距骨前端的骨頭相連。形態學家一向以距骨某些能夠加強活動能力的特徵定義偶蹄類。,包括駱駝、牛羊等反芻動物、河馬。現在大多數研究人員都同意,鯨豚也是偶蹄類。

另外在陸生哺乳類的肋骨通常有兩個關節突,一個頭端(head)與脊椎本身形成關節,另一個突節(tubercle)與脊椎骨橫突形成關節。然而鬚鯨類大部分的肋骨只有突節而沒有頭端。

鯨類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回聲定位法"的本領,可以在腦中呈現四周環境的圖像,幫助其探測水中的環境,由氣道壁震動發出聲波,位於前額上稱為隆額內的液體將聲波擴大發出聲音,回聲就透過下顎部的脂肪墊傳入鯨魚的內耳到腦部,而辨別一切事物。

鯨魚是海洋的哺乳動物,雖與其牠靠海洋生活的哺乳動物如海獅、海豹...,或一樣用肺呼吸的企鵝海鳥,但最大不同的是牠是終生在海中生活。

賞鯨時,躍身擊浪、鯨尾擊浪、.....其中一景也是喜歡看的就是牠的噴水柱....,事實上這是鯨魚的特有習性,鯨豚類呼吸前爆炸性的呼氣,噴出體內的廢氣,在冷空氣中凝結成白霧狀,看起來很像是噴出水似的,其實不是真的會噴出水柱來。而不同的鯨魚種類會有不同的噴氣,可依高度和形狀來辨識。

在交配期的雄鯨,常會表現出特別的行為有追逐、同時浮出水面、躍身擊浪、胸鰭相互接觸,甚至會利用聲音,做為示愛的工具如座頭鯨。其生殖週期約一年到兩年之間,秋季迴游或冬天在繁殖地時懷孕,大約在十到十二個月之後回到原地開始幼育,一般每年一次,迴游性的鯨類如座頭鯨與灰鯨,其生產與交配行為都和其年度的洄游遷徙有關...。懷孕期一般為9~12個月,鬚鯨,懷孕期約長 11 個月,如藍鯨為12個月。齒鯨的懷孕期差異則比較大,由九個月到十八個月不等、如抹香鯨的懷孕期長達16個月。鯨類的胎兒尤其驚人,是地球上最大的嬰兒,幼鯨的快速成長來自於母鯨的乳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及少量的蛋白,如藍鯨在哺乳期的七個月中可增重達17噸,約每天80公斤,而其出生時呈八公尺長的幼體,到兩歲時可長到十六公尺以上。

遷徙是鯨的一種本能,就像魚類的迴遊,候鳥的遷徙一樣,遷徙只不過是為了食物與繁殖。隨著洋流或季節性的變化在時間性和地點各不相同,從春到夏,北半球的鯨魚由暖的低緯度繁殖場游向冷的高緯度食物場,秋到冬天就由高緯度游回低緯度的地方;同時南半球的鯨魚群從赤道游回南極,或從南極游回赤道...,鯨魚迴游數萬公里終其一生,完成生命的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