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名稱:紋藤壺 Balanus amphitrite】【地質年代:更新世(約180萬年)】【地質層:林口的觀音山層】【岩性:淺灰色而較疏鬆的砂岩和粉沙岩或泥岩兩者的互層】【採集地:林口的文化一路口(電信局旁)的工地~廢土堆】【採集時間:2000.08.13】

【描述:無所不黏會分泌黏液固著的藤壺,因為藤壺在每次蛻皮之後,會分泌一圈的藤壺初生膠,這種膠含有很強的黏力,所以藤壺才會這麼容易黏在船上。不但會黏在礁岩上,就連一些大型的鯨類、海龜、螃蟹、貝類以及船舶都是藤壺愛附著的對象,到處是藤壺的蹤影;此樣本就是牡蠣的外殼,被藤壺所佔滿。】

【描述:藤壺對海洋與人類有負面的影響,由於密集附著在漁船的底部,漁民稱之為“瘡仔”而影響船隻航行甚鉅,除此之外藤壺也常附著魚港口的木樁、水泥及其他水中建築物上,以及附著在海底電纜上,使電覽過重而斷裂,或附著在發電廠的進水管及水中柵欄上的藤壺會嚴重影響電廠冷卻水的進入,常常造成很大的危害。另外藤壺會附著在海龜及鯨魚的身上,影嚮牠們的游泳速度,甚至造成死亡。】

【描述 : ....反之,藤壺對防波堤及人工魚礁上附著的則有正面的意義,防波堤上的藤壺及其它附著生物,可以減少海水對海堤的侵蝕,大量的藤壺可以增加防波堤的體積,讓礁體更穩固。人工魚礁上附著的藤壺,會增加魚礁的體積,讓魚礁更穩固,不易流失,更可以吸引魚類及其它生物聚集及覓食,使魚礁提早成為複雜的生態系,吸引各種魚類聚集,增加魚礁的效果。】

【此樣本,牡蠣被藤壺黏巴達,看起來似乎黏得心花怒放.....。】

【此樣本,牡蠣被藤壺黏巴達,看起來似乎黏得心花怒放.....。】

【化石名稱:紋藤壺 Balanus amphitrite】【地質年代:更新世(約180萬年)】
【地質層:林口的觀音山層】【岩性:淺灰色而較疏鬆的砂岩和粉沙岩或泥岩兩者的互層】
【採集地:林口的文化一路口(電信局旁)的工地~廢土堆】【採集時間:2000.08.13】

(同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